【摘要】中醫性學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性”保健和治療異彩紛呈•│,博大精深╃•☁│·。本文從豐富的性文化遺產▩•▩╃✘、性保健的整體調節▩•▩╃✘、秘方驗方性養生▩•▩╃✘、房室養生等中醫性學獨特的保健思想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力促中醫藥在性保健和性治療領域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
【關鍵詞】中醫;性學;性保健;性治療
中醫藥學有兩千年的悠久歷史•│,有不同於其他傳統醫學的獨特的理論體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中醫藥學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今天•│,中醫藥仍然是廣大華人廣泛使用的保健醫療方法╃•☁│·。此外•│,中醫藥和中國文化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不但在亞洲受到歡迎•│,在澳洲▩•▩╃✘、歐洲•│,乃至非洲•│,針灸和中藥都已經成為不可缺失的替代醫學╃•☁│·。中醫學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特別是中醫學中關於“性”的保健和治療更是異彩紛呈•│,博大精深╃•☁│·。在當代中國•│,中醫性學已經成為中醫學中的二級學科•│,成為中國性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中醫男科學▩•▩╃✘、女科學▩•▩╃✘、性病學▩•▩╃✘、性養生學▩•▩╃✘、性藥學等內容已經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
1 整體調節是性保健的關鍵
中醫學有豐富的內涵•│,其理論體系藉助大自然的基本屬性•│,按照自然界物質的執行規律去解釋人體和規範▩•▩╃✘、管理人體•│,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如按照自然界陰陽的平衡和消長•│,去調整人體的內外平衡•│,使人和自然•│,精神和軀體達到一定的平衡和統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按照自然界基本物質木▩•▩╃✘、火▩•▩╃✘、土▩•▩╃✘、金▩•▩╃✘、水的運動和屬性•│,發展成為五行學說•│,揭示了事物運動中的相生▩•▩╃✘、相剋規律•│,從而成為中醫學重要的治療手段╃•☁│·。
中醫學的特點是整體觀念•│,中醫學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模糊的整體•│,而在這個整體中•│,各個器官均受到氣血和津液的營養從而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而氣血執行的通道即為經絡╃•☁│·。中醫學把內臟按照其生理功能分為髒和腑•│,髒如心▩•▩╃✘、肝▩•▩╃✘、脾▩•▩╃✘、肺▩•▩╃✘、腎等•│,為實質性器官•│,具有藏而不洩的作用•│,是人體的核心╃•☁│·。腑如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等•│,為空腔性器官•│,具有傳輸▩•▩╃✘、運化的作用╃•☁│·。五臟和六腑具有相互對應▩•▩╃✘、相互影響的關係╃•☁│·。每一個器官均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脈•│,主神志;肺主氣•│,司呼吸等╃•☁│·。而在性功能的正常發揮上•│,五臟中腎的生理功能起到主導的地位╃•☁│·。因為中醫學認為•│,腎主水▩•▩╃✘、主精▩•▩╃✘、主生殖•│,開竅於前後二陰╃•☁│·。中國人經常把性功能不足稱為“腎虛”•│,把具有提高和改善效能力的藥物稱為“補腎藥”•│,可見中醫理論已經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特別強調的是•│,中醫學中•│,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是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每一個臟器的功能正常發揮有賴於人體整體的和諧和平衡╃•☁│·。如腎的功能正常發揮是保持性功能正常的必要條件•│,即腎氣足則性力強•│,膀胱氣化有力╃•☁│·。但保持腎氣足•│,是依賴整體五臟六腑的功能正常發揮•│,因為•│,首先腎臟需要人體氣血的營養•│,氣血充盈則髒俯氣化有源╃•☁│·。而氣的生成和運動與肺臟▩•▩╃✘、脾臟▩•▩╃✘、心臟關係最為密切•│,血的生成和儲運與心臟▩•▩╃✘、肝臟▩•▩╃✘、脾臟關係密切相連╃•☁│·。中醫學常有“肝腎不足”▩•▩╃✘、“心腎不交”▩•▩╃✘、“脾腎兩虛”▩•▩╃✘、“肺腎氣虛”等等不同的l臨床上常用的症候╃•☁│·。因此•│,中醫在治療一些性功能障礙的疾病•│,雖著眼在腎•│,但或著手在心•│,或著手在肝•│,或著手在脾╃•☁│·。有從腎虛人手•│,有從血瘀人手•│,有從心血人手•│,有從肺氣人手•│,但其目的是調整氣血陰陽•│,達到和諧統一•│,從而突出了整體觀念的辨證論治思想╃•☁│·。此外•│,中醫學認為性不但是繁衍子嗣的活動•│,而且是養生保健▩•▩╃✘、維持氣血運動的重要活動╃•☁│·。對於疾病的治療上•│,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多靶點調節•│,使人體達到平衡╃•☁│·。因而治療的結果自然有區別於西藥治療•│,除安全可靠外•│,中醫治療強調“治病必求其本”•│,從而效果更加持久╃•☁│·。
2 豐富的遺產有待研究提高
中醫學有兩千餘年的悠久歷史•│,作為中醫學的重要補充部分•│,中醫性學同樣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早在兩千年前春秋時期成書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是奠定中醫理論的最重要的著作╃•☁│·。在《黃帝內經》中不乏有對性的認識•│,如《內經》中對養生的理解其中主要包含了性保健的內容•│,其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與神俱•│,而盡其天年•│,度百歲而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其滿•│,……故半百而衰╃•☁│·。”這裡明確指出•│,上古之人所以能長壽度百歲而不衰老•│,主要是遵循陰陽的規律•│,生活有節制•│,而當今人們所以年過半百就衰老•│,是由於違背自然規律•│,飲酒過度以及酒醉後過度的性生活耗盡了真精而引起╃•☁│·。《黃帝內經》對人體的生長發育與效能力的發展規律提出了十分貼切的認識•│,如“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七八•│,肝脈衰•│,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這裡不但記載了女性的生長發育是以7歲為週期•│,男性的生長發育是以8歲為週期的事實•│,而且提出了“天癸”的概念•│,認識到了“天癸”與月經的關係╃•☁│·。指出女性的“更年期”是七七49歲•│,而男性的“更年期”是七八56歲╃•☁│·。這與現代醫學的認識基本一致╃•☁│·。
《黃帝內經》還提出了七損八益的概念•│,日·••│•:“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這說明了七損八益在保健中的重要性╃•☁│·。在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竹簡醫書《養生方》和《天下至道談》也談到了人的性與性功能保養的問題•│,其中《天下至道談》中的性保養•│,就比較具體談到“七損八益”•│,日·••│•:“氣有八益•│,有七損╃•☁│·。不能用八益去七損•│,則行年四十而有陰氣自半也•│,五十而起居衰•│,六十而耳目不聰明•│,七十下枯上竭•│,陰氣不用•│,深泣留出╃•☁│·。令之復壯有道•│,去七損以抵其病•│,用八益以補其氣•│,是故老者復壯•│,壯不衰╃•☁│·。”具體而論“七損”·••│•:“一日閉•│,二日洩•│,三日竭•│,四日勿•│,五日煩•│,六日絕•│,七日費╃•☁│·。”即一損是指性交時陰莖疼痛•│,精道不通•│,甚至無精可瀉•│,這叫內閉╃•☁│·。二損指性交時大汗淋漓不止•│,這叫陽氣外洩╃•☁│·。三損是說性生活不加節制•│,交接無度•│,徒使精液虛耗•│,稱為“竭”╃•☁│·。四損是說交合時陽痿不舉•│,故日“勿”╃•☁│·。五損指交時呼吸梗促•│,氣喘噓噓•│,心中懊惱•│,神昏意亂•│,這就叫煩╃•☁│·。六損是說在女方根本沒有性衝動或性要求時•│,男方性情急躁•│,不善於等待•│,甚至態度粗暴•│,強行交合•│,這樣的性生活自然極不協調•│,將會給女方帶來很大痛苦•│,不僅損害其身心健康•│,還會影響胎孕的優劣•│,給下一代造成危害•│,因而叫“絕”•│,意即陷入絕境╃•☁│·。七損是指交接時急速圖快•│,濫施瀉洩•│,徒然耗散精氣而已•│,所以叫做“費”╃•☁│·。“八益”指的是寓氣功導引於兩性交媾活動中╃•☁│·。《天下至道談》又寫道·••│•:“一日治氣•│,二日致沫•│,三日知時•│,四日蓄氣•│,五日和沫•│,六日積氣•│,七日持贏•│,八日定頃╃•☁│·。”即一益是指性交之前應先練氣功導引•│,導氣執行•│,使周
身氣血流暢•│,故日“治氣”╃•☁│·。二益是說舌下含津液•│,不時吞服•│,可滋補身體;又指致其陰液•│,亦為交合之所不可少者•│,這些都叫做“治沫”╃•☁│·。三益是說要善於掌握交合的時機•│,這就叫做“知時”╃•☁│·。四益即蓄養精氣•│,做到強忍精液不瀉╃•☁│·。五益是指上吞唾液•│,不含陽液•│,雙方在交合中非常協調╃•☁│·。六益是說交合適可而止•│,不可精疲力竭•│,以便積蓄精氣╃•☁│·。七益是說交合之時留有餘地•│,保持精氣充盈•│,做到不傷元氣•│,叫“持贏”•│,即持盈╃•☁│·。八益是說兩性交合時•│,男方不要戀歡不止•│,稱為“定頃”•│,即防止傾倒之意╃•☁│·。由上可知•│,這裡所說的“七損八益”是非常有益健康的•│,對維護男女身心健康•│,減少婦女疾病•│,乃至下一代的優生優育•│,都有著積極意義╃•☁│·。
以上可見•│,中醫性學源遠流長•│,在兩千年前中醫學形成的時候•│,已經開始對性有了較為具體的認識•│,特別是認識到性的和諧愉悅有助於全身的健康•│,有助於益智長壽╃•☁│·。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它所包含的性保健和治療思想有待我們挖掘和提高╃•☁│·。
3 秘方驗方治病養生卓有療效
在漫長的中醫臨床實踐中•│,中醫藥的發展絕大多數是建立在經驗的總結上•│,從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70毒•│,可見在初期的中藥實踐中是充滿危險和盲目性╃•☁│·。但隨著中醫藥的不斷實踐和發展•│,明代李時珍(1518—1593)所著的《本草綱目》已經完完全全將所有的中藥作了全面的論述•│,全書歷時27年•│,200萬字•│,收藥1892種•│,附圖1100幅•│,附方11000首•│,可謂世界醫學史上的奇蹟╃•☁│·。中藥按照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昧進行分類•│,使中藥的應用完全置於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如中醫辨證為熱的症候•│,可以用寒涼的藥物來平衡•│,中醫辨證為虛的症候•│,可以用補益的藥物來治療•│,所謂藥物的四氣和五味完全是按照藥物本身能夠發揮的療效來分類和劃定•│,在中醫的理論中酸甘可以化陰•│,辛甘可以化陽•│,因而藥物可用來調整陰陽╃•☁│·。百年來•│,祖國醫學發現很多中草藥對性功能具有保健治療作用•│,且效果明顯•│,普遍應用於臨床•│,受到人們的重視╃•☁│·。從應用方法分•│,有以下幾類·••│•:(1)藥物╃•☁│·。包括鹿茸▩•▩╃✘、鹿角▩•▩╃✘、鹿角霜▩•▩╃✘、龍涎香▩•▩╃✘、沙苑子▩•▩╃✘、五味子▩•▩╃✘、覆盆子▩•▩╃✘、金櫻子▩•▩╃✘、山藥▩•▩╃✘、肉叢蓉▩•▩╃✘、菟絲子▩•▩╃✘、枸杞子▩•▩╃✘、補骨脂▩•▩╃✘、鎖陽▩•▩╃✘、蛇床子▩•▩╃✘、九香蟲▩•▩╃✘、巴戟天▩•▩╃✘、杜仲▩•▩╃✘、仙茅▩•▩╃✘、續斷▩•▩╃✘、淫羊藿▩•▩╃✘、人參▩•▩╃✘、刺五加▩•▩╃✘、熟地▩•▩╃✘、桑螺蛸▩•▩╃✘、何首烏▩•▩╃✘、肉桂▩•▩╃✘、紫河車▩•▩╃✘、冬蟲夏草▩•▩╃✘、茯苓▩•▩╃✘、丁香▩•▩╃✘、韭菜子▩•▩╃✘、附子▩•▩╃✘、山茱萸▩•▩╃✘、葫蘆巴▩•▩╃✘、益智仁▩•▩╃✘、海馬▩•▩╃✘、海龍▩•▩╃✘、蛤蚧▩•▩╃✘、海狗腎等╃•☁│·。(2)藥粥╃•☁│·。即以谷麥為主配合中藥制的粥╃•☁│·。常用的藥粥有·••│•:山藥粥▩•▩╃✘、紅棗山藥粥▩•▩╃✘、牛腎粥▩•▩╃✘、人參雞粥▩•▩╃✘、雀兒藥粥▩•▩╃✘、膃肭臍粥▩•▩╃✘、枸杞羊·腎粥▩•▩╃✘、黃芪山藥粥▩•▩╃✘、黃芪桑螵蛸粥▩•▩╃✘、山萸肉粥▩•▩╃✘、金櫻子粥▩•▩╃✘、蝦蚧粥▩•▩╃✘、鹿角膠粥▩•▩╃✘、從蓉羊肉粥▩•▩╃✘、金櫻螵蛸粥▩•▩╃✘、附子粥▩•▩╃✘、益智仁粥▩•▩╃✘、鎖陽粥▩•▩╃✘、菟絲子粥等╃•☁│·。(3)藥酒╃•☁│·。用白酒泡製中藥而成╃•☁│·。常用於性保健治療的藥酒有·••│•:參杞酒▩•▩╃✘、助陽酒▩•▩╃✘、二仙酒▩•▩╃✘、參蚧灑▩•▩╃✘、陽春酒▩•▩╃✘、巴戟天酒▩•▩╃✘、枸杞酒▩•▩╃✘、仙靈脾(淫羊藿)酒▩•▩╃✘、鹿茸酒▩•▩╃✘、蛤蚧酒▩•▩╃✘、杞菊酒▩•▩╃✘、韭子酒▩•▩╃✘、安神酒▩•▩╃✘、二冬二地酒▩•▩╃✘、五味子藥酒▩•▩╃✘、蝟皮酒▩•▩╃✘、脾腎兩助酒▩•▩╃✘、海馬酒等╃•☁│·。(4)中成藥╃•☁│·。主要有六味地黃丸(片)▩•▩╃✘、大補陽丸▩•▩╃✘、河車大造丸▩•▩╃✘、左歸丸▩•▩╃✘、五子衍宗丸▩•▩╃✘、滋陰百補丸▩•▩╃✘、七寶美髯丸▩•▩╃✘、鎖精丸▩•▩╃✘、巨勝子丸▩•▩╃✘、魚螵丸▩•▩╃✘、金櫻子丸▩•▩╃✘、右歸丸▩•▩╃✘、六合散▩•▩╃✘、青蛾丸▩•▩╃✘、安腎丸▩•▩╃✘、參茸衛生丸▩•▩╃✘、參桂鹿茸丸▩•▩╃✘、全鹿丸▩•▩╃✘、健身全鹿丸▩•▩╃✘、乳鹿膏(鹿胎膏)▩•▩╃✘、二腎丸等╃•☁│·。
4 房室養生中醫學獨特的保健思想中醫學認為•│,性是陰陽交合的最基本的體現•│,成人的性生活是平衡體內陰陽的基本方法╃•☁│·。合適的性生活有益於人體健康•│,具有采陰補陽或採陽補陰的功效╃•☁│·。如《玉房秘訣》雲·••│•:“男女相成•│,猶天地相生•│,天地得交令之道•│,故無終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漸╃•☁│·。”可見性是人體必須的和本乎自然的東西╃•☁│·。因而•│,中醫學把適度和愉悅的性生活看作是人體整體養生保健的方法之一╃•☁│·。適度和有益的性生活可以使人延年益壽•│,因而房室養生被看作是人類養生的第一學•│,它與中醫的飲食養生▩•▩╃✘、氣功養生▩•▩╃✘、太極拳養生▩•▩╃✘、藥物養生等共同構成中醫的養生保健思想和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中醫學的房室養生雖然強調性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性是人類最自然和必須的活動•│,性的愉悅對人體陰陽平衡有重要作用•│,但中醫學的某些認識還與西醫學有明顯的差異和不同•│,這些差異的東西不能按照目前自已的認識就完全否定•│,而是要站在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和整體平衡等理解和考慮•│,從而使中醫的認識和方法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和每一位人╃•☁│·。如中醫的“保精”思想╃•☁│·。中醫學把精液看作是人體最重要的精華•│,有精血互生的學說•│,而對於人體的能量儲存來說•│,又有“一滴精•│,十滴血”的比喻╃•☁│·。可見它對精液的重視•│,因而“保精”成為養生的重要內容╃•☁│·。此外•│,中醫學把精液與腦髓聯絡在一起•│,認為“腎藏精•│,主髓”•│,充足的精液是人體保持精氣充足•│,神形明慧的必要條件╃•☁│·。這些與西醫學的精液只是一些蛋白和水的認識有較大的差異╃•☁│·。由於這些差異的存在•│,使中西醫對精液的重視程度有明顯的差異╃•☁│·。當代中醫已經不再把精液和中醫的“精”劃等號•│,也不再把射精看作是人體精華的流失而產生射精恐懼•│,不再強調所謂的“動而少洩”•│,但中醫依據整體觀念和陰陽平和的理論•│,還是強調性的適度和量力而行•│,過度的性會使人感到筋疲力盡•│,記憶恍惚•│,而過少的性也不利於心神愉悅•│,適度而高質量的性會使人感到神清氣爽•│,有利於人的養生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