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大自然饋贈勤勞善良的布朗族的珍品↟•。在布朗人的生活中時時事事離不開茶↟•。千百年的茶緣↟↟✘│·,布朗人說茶╃•、吃茶╃•、唱茶╃•、用茶……可謂到了及至↟•。布朗族是中國古代“濮人”的後裔↟•。有專家指出↟↟✘│·,茶葉是雲南古代“濮人”最早發現和種植的↟•。在布朗族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布朗族先民有一個能文善武的首領叭巖冷↟↟✘│·,他率領族人在征服異族部落時頻頻勝利╃•、屢立戰功↟•。異族首領又怕又恨↟↟✘│·,不敢與他正面交鋒↟↟✘│·,而用陰毒的伎倆——收買小人毒害了叭巖冷↟•。叭巖冷死後依然惦念著自己的部族↟↟✘│·,在離世當晚他化為仙氣在天空傳話說╃▩:“我走了↟↟✘│·,但心中掛念你們↟↟✘│·,我想給你們留下金銀財寶,但你們總有一天會用盡;我想給你們留下牛馬牲口又怕害瘟疫死去↟•。我就留給你們‘臘’吧(從此↟↟✘│·,與種茶有關的傣族╃•、布朗族╃•、佤族╃•、拉祜族都把茶稱為‘臘’)↟•。讓你們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就吃樹葉╃•、穿樹葉吧!”說完↟↟✘│·,一道亮光緩緩消失在西方天際↟•。第二天↟↟✘│·,在布朗族村落旁長滿了從未見過的小樹苗↟•。布朗人精心呵護這些綠油油的小樹苗↟↟✘│·,並在瀾滄江流域大規模墾植↟•。布朗族還有一首民謠專門歌頌叭巖冷↟↟✘│·,歌詞大意唱道╃▩:“叭巖冷是我們的英雄↟↟✘│·,叭巖冷是我們的祖先↟↟✘│·,是他給我們留下了竹棚茶樹↟↟✘│·,是他給我們留下了生存的支柱”↟•。每年農曆六月初七日↟↟✘│·,布朗族都要在一棵大茶樹下祭祀茶祖叭巖冷↟•。
這些傳說無從考證↟↟✘│·,但說布朗人與茶的淵源用“千百年”來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在雙江↟↟✘│·,確有一個像傳說中那樣吃茶葉╃•、穿茶葉╃•、用茶葉的布朗族村莊——公弄村↟•。
筆者多次探訪過這個充滿神迷色彩的小山村↟•。這個村人均只有0.2畝的水田,而茶地則達人均6畝以上↟•。公弄村有三絕╃▩:“茶樹老╃•、茶藝多╃•、茶俗濃”↟•。公弄村離縣城30多公里↟•。也許是公弄布朗先民獨具慧眼↟↟✘│·,把山寨安落在了一個山靈水秀的地界↟•。也許從安家落戶的那天起↟↟✘│·,這個村莊就註定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
它坐落在與勐庫千年古茶山比肩而立的公弄大山上↟↟✘│·,村落遠處樹木蔥鬱↟↟✘│·,近處是成片成片的茶園↟•。我隨布朗老人俸正祥和俸正文穿行於古老茶樹間↟↟✘│·,體味布朗先民對茶亙古不變的情懷↟•。這裡有著許許多多的人工栽培古茶樹↟↟✘│·,兩位老人都年逾七旬↟•。他們告訴我↟↟✘│·,這些和我們的腰身一樣粗壯的茶樹歲數比我們大得多↟↟✘│·,連父輩都不知道這些老茶樹的年齡↟•。穿行於古老茶樹間↟↟✘│·,遠眺對面那湛藍天空下一望無際的千年古茶山↟↟✘│·,定會讓你產生無盡遐想↟•。
據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虞富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閔天祿研究員等專家考證那片足有12000多畝的古茶樹群落是目前人類已發現的海拔最高╃•、分佈最廣╃•、密度最大╃•、原始植被儲存最完整的千年古茶樹群落↟•。
在那人跡罕至的原始叢林裡↟↟✘│·,竟然孕育瞭如此歎為觀止的稀世珍寶↟↟✘│·,這不知是大自然的造化↟↟✘│·,還是像傳說中那樣屬於仙人所為↟↟✘│·,在當地還有人把它和外星人聯絡在一起↟↟✘│·,真叫人難解其秘↟•。
站在古茶園中↟↟✘│·,誰都會很自然地把對面的千年野生古茶與公弄布朗族先民引種╃•、馴化↟↟✘│·,直至成為今天的栽培型古茶園聯絡在一起↟↟✘│·,雖然至今沒有人對這一過程作過確鑿的考證↟↟✘│·,但情形不容你辯駁↟•。在思索間↟↟✘│·,兩位老人感傷地告訴我↟↟✘│·,原本這裡的人家有許多古茶樹↟↟✘│·,但在“大鍊鋼銅鐵”期間遭到了破壞↟↟✘│·,許多古茶樹被砍成柴燒了↟•。